在孩子面前,如何讲清楚“科学是怎么发展起来的”?
📚 DK联合史密森尼学会出品的这本《Science Year by Year: A Visual History, From Stone Tools to Space Travel》,用“时间+图片”的方式,给出了极具震撼力的答案。

这不仅是一本图鉴,更是一部跨越人类文明的“科学进化史”。
🔍 一本真正能“看懂”的科学书
- 英文原版|DK x Smithsonian
- 适读年龄:10岁+|全年龄通用
- 页数:300+全彩精装大开本
- 分类:科学史、科技、视觉百科
与传统干巴巴的科普书不同,这本书做到了:
👉 一页一事件,一图一世界。
你能在时间轴上看到:
- 人类打制第一块石器(公元前3百万年)
- 伽利略发明望远镜
- 居里夫人发现镭
- DNA结构揭秘
- 阿姆斯特朗登月
- 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……
从石器时代到AI时代,每一步都有图、有故事、有细节。


🧠 300多个科学事件,按年代排列
全书以时间为主轴,分为六大时期:
历史阶段 | 时间范围 | 精彩示例 |
---|---|---|
🌱 科学萌芽 | 公元前3百万 – 800年 | 石器、农耕、古代天文建筑 |
📚 新思想崛起 | 800 – 1545年 | 阿拉伯数字、火药、印刷术 |
🧭 探索时代 | 1545 – 1790年 | 牛顿三大定律、解剖学发展 |
🔬 科学革命 | 1790 – 1895年 | 蒸汽机、电磁学、进化论 |
⚛️ 原子时代 | 1895 – 1945年 | X光、量子论、核能 |
🚀 现代科学 | 1945年 – 至今 | DNA、太空竞赛、AI科技 |
每一页都配有:
- 高清摄影 / 解剖图 / 示意图
- 关键人物介绍
- 事件影响说明
- 跨文化对比视角

🎨 为什么孩子和大人都爱读它?
📷 视觉化表达
图像主导,每个知识点都配有插图或照片,帮助理解复杂概念。
🌍 全球视角
强调非西方文明的科学贡献,如中国的地震仪、火药、造纸术等。
🧩 跨学科串联
从物理、化学到生物、工程、医学,帮助构建系统知识网络。
🎯 激发探究力
孩子不再只是“被动记住”,而是主动发问、连接、好奇。

✅ 谁适合读?
- 🔭 科普启蒙阶段的青少年
- 👨👩👧👦 家庭亲子共读
- 📚 中小学科学教师 / STEM教育工作者
- 🤖 喜欢工程、模型、科技的孩子
- 🧠 对科学史感兴趣的成人读者

📌 阅读建议
- 采用兴趣式点读:孩子可自由翻看感兴趣的年代/事件
- 配合科学实验/纪录片/手工模型,形成多维体验
- 在家庭共读中,家长用“时间轴”方式串联知识,非常适合延伸讨论

🏆 一部能让孩子爱上科学的年表
《Science Year by Year》不只是在讲“科学发生了什么”,
它更像一位睿智的朋友,带你穿越时间,认识一个个让人类进步的关键时刻。
这本书告诉孩子:
🌟 科学不是天才的专利,而是一步步观察、尝试、失败再前进的旅程。
🌟 每个伟大发现,背后都有一个好奇心驱动的普通人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