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把身体变成孩子最熟悉的科学实验室。”——书中寄语
由DK出版社联合美国史密森学会出品的《Did You Know? Human Body》(2021年版),是一部专为6-12岁儿童打造的互动式人体科普书。

全书围绕200+个趣味问题展开,内容经史密森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专家审核,兼具权威性与儿童友好性。其目标,是让孩子在“为什么我没有妈妈的鼻子?”、“指甲夏天真的长得更快吗?”这些日常好奇中,发现科学,理解身体,学会思考。


🔬 五大模块 × 跨学科图文解析
1. 身体基础(Body Basics)
- 从细胞到系统:用乐高式分解图展示“细胞 → 组织 → 器官 → 系统”的结构逻辑。
- 基因的奥秘:通过双胞胎案例解释DNA如何决定外貌与性状。
- 微观世界:显微摄影 + 拟人化漫画,帮助孩子认识“好菌”和“坏菌”。
2. 身体部件(Piece by Piece)
- 骨骼引擎:对比婴儿300块软骨 vs. 成人206块骨骼的发育过程。
- 肌肉动力:用橡皮筋类比解释“肌纤维收缩”,并揭秘臀大肌是如何成为“最大肌肉”的。
- 神经系统:立体图解脑脊液的“安全气囊”作用。

3. 工作原理(How it Works)
- 感官之谜:盲文阅读的神经路径图,展示“触觉是怎样传进大脑的”。
- 自主系统:解释“为什么早上身高比晚上高”——来自脊柱重力伸缩。
- 消化之旅:一张图标出食物72小时旅程中的酶分解关键节点。

4. 健康习惯(Healthy Habits)
- 营养地图:用能量代谢公式解释“吃饭为什么能有力气”。
- 情绪科学:从马斯洛需求图切入解释“为什么哭泣也是一种需要”。
- 清洁革命:动画图示“肥皂是怎么把细菌‘瓦解’掉的”。

5. 医学奇迹(Medical Marvels)
- 医学影像:X光 vs. MRI 原理图对比,配以真实病灶成像照片。
- 疫苗简史:从詹纳的牛痘到mRNA疫苗,一次跨越300年的抗体演化之旅。
- 未来医疗:干细胞再生、达芬奇手术机器人、3D打印器官案例等一应俱全。
🎨 让孩子“玩着学解剖”
互动形式 | 示例 | 学习功能 |
---|---|---|
快速测验 | “静脉是否把血送出心脏?” | 即时反馈,强化记忆 |
图片解谜 | 识别中耳听小骨/红细胞形状 | 提升观察力 |
生活实验室 | 吸管+气球模拟肺的膨胀收缩 | 动手建模,理解机制 |
冷知识彩蛋 | “眉毛平均有1000根”“指甲夏天长更快” | 激发好奇与延伸思考 |

🌟 跨学科与社会认知的深度融合
✅ 破除迷思
- 紫外线照射图打破“看不见 = 干净”的洗手误区。
- 防晒专题用肤色对比和黑色素含量图表纠正“黑皮不怕晒”的偏见。
✅ 包容性教育
- 自闭症、读写障碍的神经机制可视化讲解,强调“思维差异 ≠ 智力缺陷”。
- 展示运动假肢、机械手臂与器官移植图像,强调“残缺不代表不完整”。
✅ 生态关联
- 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气体交换图,讲清“人类靠植物呼吸”的事实。
- 小气候模型解释“森林砍伐如何影响呼吸健康”。

💡 从好奇出发,走向未来科学素养
- 批判思维训练:以“抗生素滥用如何催生超级细菌”为案例,探索医学伦理与科技责任。
- 健康决策力:分析“糖在大脑里的奖赏路径”,让孩子理解“甜食成瘾”背后的神经机制。
- 生命教育启蒙:标注“胎儿16周可听见声音”,让孩子从发育过程理解生命的尊重与奇迹。

✨ 一本孩子的“身体地图册”,也是面向未来的思维起点
《Did You Know? Human Body》不仅是一本写给孩子的人体百科,更是一扇让孩子从身体出发,理解世界、尊重生命、建立思辨的起点之门。

如果你曾被孩子问过:“为什么我会打嗝?”、“肚脐是干什么的?”、“为什么血是红的?”
这本书,会陪你用科学的语言、可爱的图像和真实的实验,一起回答那些“看似简单、却通往深处”的问题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