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是处在一个发展过程中,具有无限的可能性,不应过早的给孩子定性。现在表现状态,不代表以后的发展结果。关键是后天的努力,天赋是最不能控制的东西,只有努力才是可以控制的。
在我儿子三岁的时候,我想知道他对数学的感知性如何,就想着教他认识数字,很开心的可以数数从1到10,但是当教他认识数字代表的意义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。
摆出来4个玩具,教他数1、2、3、4,他也能跟着数1、2、3、4。
恩,看到这里是不是感觉还不错啊,但是让人崩溃的时刻来了。
我问他这是几个玩具啊?不回答,不知道!
我耐心的教给他说,你看我们一起数1、2、3、4,一个是四个对不对,他说对。然后我摆出6个积木,让他说有几个?一脸的茫然。
我说“我们一起数一数”,然后就很流利的数出来了1、2、3、4、5、6,“那一共有几个啊?”
他陷入沉思,“不知道”。
我整个人都不好了,该不会是智力缺陷啊,我的天。然后就觉得我儿子对数学很不敏感,很没有天赋。
对此,作为老父亲的我很是担忧,所以在日常的带娃过程中就非常注意对孩子数学的启蒙,生活中时常灌输一些数学的常识。
还有就是激发他的兴趣,比如他喜欢玩平板,过了限制时间会有数学算式屏幕锁定,填入正确的数字结果解锁。就趁机给他灌输数学有用的概念,“只有学好了数学才能解锁继续玩儿,你看数学是不是很有用”。
还经常跟他玩模仿买东西的游戏,给他几枚硬币,从我手里买玩具,玩的乐此不疲。
数学启蒙不仅仅是数数而已,还可以陪着一起读一些数学启蒙的绘本,启蒙绘本的内容相对全面,在增进亲子关系的过程中吸收一些数学的知识,随着时间的推移,你会发现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。
现在儿子的数学成绩反而还不错,而且对数学还有很浓厚的兴趣,前几天还给我炫耀说在学校里数学测试得到了A+的好成绩,班级里只有三四个A+,很自豪的样子。
自己对自己的孩子做出的判断往往是不准确的,偏向于优越的方向。在进入学校后,老师给出的评价相对客观一些,可以根据老师的评价来判断孩子某方面的强弱,然后长善救失,有针对性的对缺失的多关注补足,擅长的方面注重发扬。